| 网站首页 | 文秘范文 | 论文中心 | 小品剧本 | 小说 | 藏金阁 | 留言簿 | 汇款帮助 | 客服中心 | FAQ | 电视 | 免费文秘 | 代写 | |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您现在的位置: 中国文秘网 >> 论文中心 >> 教育学论文 >> 正文 | ![]() ![]() |
→中国文秘网温馨提示:为方便你访问本站,请将本站设为首页或加入收藏夹中(点击加入收藏)。 |
紧急公告:近来发现有些不法网站复制本站版面进行欺骗,为防止上当,敬请会员记好本站网址或把本站加入收藏夹中。 |
轻松入会,年卡、点卡任君选择,QQ及电话24小时服务,付款后5分钟开通,在线QQ:87651921 ,客服电话:013923833528,详情见"汇款须知" |
|
|||||
如何理解电磁波图象中的磁感强度和电场强度同步变化 | |||||
作者:sccdz 论文来源:中国文秘网 点击数:1844 更新时间:2006-4-5 | |||||
将此页收藏到: 网摘中国 | 新浪 | 热门 | Hao6 | 和讯 | 天极 | YouNote | 5Seek | 365Fav | 365key |博采 | 亿友响享 | 狐摘 | |||||
我在十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,每当讲到电磁波图象中的电场强度矢量E和磁感强度矢量B总是同步变化且相互垂直时,一些优秀学生总是对电场强度矢量E和磁感强度矢量B同步变化感到不理解,甚至认为是错误的。他们的理由是: (1) 按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——如果在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,电路中要产生按余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,也就是当磁感强度B达到最大值时,穿过该电路的磁通量最大,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(为零),感应电动势为零,感应电流为零,那么导体中的电场强度E也应为零。为什么会最大呢? (2) 按照LC回路电磁振荡的规律——如果磁感强度B达到最大值时,磁场能最大,电场能为零,那么电场强度E也应为零。为什么会最大呢? 在中学阶段要回答以上问题:首先要说明(1)问中“感应电流为零时,电场强度也应为零”这一结论是错误的。因为按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——如果在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,那么电路中要产生按余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,即电路中的自由电子要做简谐振动,回复力是由电场力提供的。当自由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零时速度最大,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最多,电流最大。当自由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最大时速度为零,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零,电流为零。所以“感应电流为零时,电场强度也应为零” 这一结论是错误的。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,磁场周围如果没有闭合电路,就没有电流,但是电场仍然存在且电场的变化规律和有电路时完全一样。故电磁波图象中的电场强度矢量E和磁感强度矢量B总是同步变化的。其次要说明(1)问中LC回路电磁振荡的规律——如果线圈中磁感强度B达到最大值时,磁场能最大,那么电容器中的电场能为零,电场强度E为零,这一结论是正确的。但是这里的磁感强度B是线圈中的,电场强度E是电容器中的。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——当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最大时电容器周围的磁感强度B最大,但线圈中的磁感强度B最小(为零)。显然(2)问中是把两个问题混淆了。 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浅的解释,不对之处望同行们指正。转贴于 中国文秘网 http://www.zgwmw.com 《如何理解电磁波图象中的磁感强度和电场强度同步变化》来源于中国文秘网,中国最专业的文秘网站,欢迎阅读如何理解电磁波图象中的磁感强度和电场强度同步变化。 |
|||||
论文录入:中国文秘网 责任编辑:中国文秘网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论文 | ||
黑格尔论作为科学出现的形而… 黑格尔论作为科学出现的形而… 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…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… 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…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实例 如何撰写大学毕业论文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|
![](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 | |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5-2012 中国文秘网 WWW.ZGWMW.COM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编号:粤ICP备05123715号
在线客服 QQ:87651921 客服电话:(0)13923833528
本站实名:中国文秘网
注意:本站的文章只提供会员交流、参考用,旨在提高会员的写作能力和拓宽写作思路,请不要将本站文章转载或拿去发表,由此引起的后果会员自负;另外本站的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发现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管理员给予删除!
站长:卧龙先生 Powered By Edong.com |